
本文收录于专辑#市委书记抓乡村振兴#神机策
2025年11月3日-9日,佛山推进环两江先行区建设,整合特色文旅资源、培育新业态;汕尾发挥生态优势优化旅游路线,加快“土特产”与“农文旅”全链条发展以促农民增收;中山提升岐江河沿岸风貌并改造游船码头,推动“美丽河”向“经济河”转变;肇庆统筹“土特产”开发、农业全产业链培育等工作,走工农商旅并举的特色化发展路子;清远依托自身优势发展生态农业与文旅,通过政企合作推进重点项目以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潮州深化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让基层干部集中精力推进重点工作;揭阳聚焦海洋产业,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云浮加强农村环境整治与典型镇村建设,多措并举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打造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佛山市委书记唐屹峰:
推动农文旅深度融合发展
11月5日,佛山市委书记唐屹峰带队到南海区、顺德区和三水区,开展环两江先行区建设专题调研,强调要深入实施“百千万工程”,更大力度推进环两江先行区高质量发展,奋力开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新局面。要坚持文旅搭台、经济唱戏,全面整合特色文旅资源,点线面结合丰富文旅产品供给,积极培育生态康养、乡村旅游、文化体验、宠物经济等新业态,加强文旅活动整体策划、宣介推广,推动农文旅深度融合发展。详情>>>
汕尾市委书记逯峰:
加快“土特产”“农文旅”全链条发展神机策
11月7日上午,汕尾市委书记逯峰调研,强调要全力做好全域旅游文章,结合“十五五”规划编制,发挥陆河生态山区县优势,推动优质旅游资源连线连片、串珠成链,持续优化升级旅游路线,提高旅游产品和服务质量,培育更具市场辨识度和吸引力的旅游品牌,促进陆河农文旅融合大发展。要全力做好富民增收文章,培育壮大青梅加工、微工厂等特色产业,加快“土特产”“农文旅”全链条发展,提高强农惠农富农政策效能,用心用情用力办好民生实事,促进群众就近就地就业,以更加务实有效措施推动农民增收致富、乡村全面振兴。详情>>>
中山市委书记郭文海:
把“美丽河”打造成“经济河”
11月4日,中山市委书记郭文海到岐江公园调研美丽河湖保护与建设工作,强调要乘势而上推进美丽河湖保护与建设,结合实施“百千万工程”,加快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坚持污涝同治,加大清淤力度,持续增强水动力、畅通水循环、改善水生态,打造韧性城市,重现美丽岭南水乡风情。要进一步提升岐江河一河两岸绿化美化,打造水清岸绿景美的水生态环境,协同推进游船码头改造提升,加快把“美丽河”打造成“经济河”,让群众在亲水互动中切身感受、共享治水成效。详情>>>
肇庆市委书记张爱军:
把农业建成现代化大产业
11月7日,肇庆市委书记张爱军主持召开“十五五”规划系列座谈会西部片区县镇党委书记专题会议。会议强调,要加快推动农业现代化,统筹抓好“土特产”开发、农业全产业链培育、农文旅深度融合、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壮大等工作,把农业建成现代化大产业。要走好特色化差异化发展路子,坚持工农商旅并举,聚焦本地特色资源、优势产业,大力导入市场化、专业化的设计、投资、运营管理力量神机策,打造具有鲜明辨识度的地域产业品牌,不断发展壮大县域经济。详情>>>
清远市委书记殷昭举:
大力发展生态农业、生态文旅
11月6日,清远市人民政府与广东粤海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在清远市举行战略合作签约仪式。市委书记殷昭举出席签约仪式并致辞。他表示,当前清远正发挥区位、空间、生态等比较优势,大力发展绿色工业、生态农业、生态文旅,着力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清远市将与粤海集团一道,落实好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各项内容,加快推进黄茅峡水库工程等项目建设,进一步深化双方各领域务实合作,推动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努力实现更多互利共赢新成果。详情>>>
潮州市委书记何晓军:
持续深化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
11月7日,潮州市委常委会召开会议,套开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专题学习会,潮州市委书记何晓军主持会议并讲话。会议强调,要持续深化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不断推动党的作风建设取得新成效。要把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作为检验干部作风的重要标准。要以钉钉子精神推动为基层减负向治本深化。要坚持把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作为经常性整改整治工作,让基层干部把更多时间和精力用到做好当前重点工作、完成全年目标任务上。详情>>>
揭阳市委书记曾风保:
做好经略海洋的文章
10月31日,揭阳市传达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干部大会召开,揭阳市委书记曾风保主持会议并讲话。他强调,要聚力攻坚海上风电、海洋牧场、海工装备等关键产业,做好经略海洋的文章。要打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五年显著变化攻坚战,在产业经济、环境风貌、基层治理、集成式改革等方面攻坚发力,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向更高水平迈进。详情>>>
云浮市委书记卢荣春:
多措并举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
11月4日,云浮市委书记卢荣春到罗定市实地调研督导“百千万工程”工作。他强调,要把“三农”工作摆在更加突出位置,全面建强基层党组织,全力推进典型镇村建设、“三线”整治等“百千万工程”重点工作取得新的更大突破。要持续加大“三线”整治、农房风貌提升、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力度,加快推进典型镇村培育建设,多措并举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健全完善村规民约,弘扬向上向善社会正能量,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乡村治理格局,全面打造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确保打好打赢“百千万工程”三年初见成效翻身仗。详情>>>
整理:南方农村报记者 杨雪
大牛证券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